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歷史軍事

明正德四十年夏。 正泰縣城東的某個不知名破廟內,壹個穿著破爛道袍,滿臉胡渣子的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四百六十章 壹波未平壹波又起

山溝皇帝 by 雨天下雨

2019-5-16 20:28

  早年的時候,李軒更換禦書房值班大臣還比較頻繁,基本壹年就會換壹個,但是最近幾年,這種情況卻是發生了變化。
  最近三年的禦書房值班大臣人員,都是沒有發生變動。
  這對於大唐帝國而言,代表的是政局穩定,是好事。
  但是對於很多想要上位的人而言,這卻不是什麽好事了。
  如今馬維病亡,好不容易有了幾乎,但是卻是被周毅然和戴玉剛這兩個人給搶了去,下壹次禦書房值班大臣空缺,還不知道得什麽時候呢。
  興許是壹年,兩年甚至三年。
  然而即便是這壹兩年的時間,對於很多重臣們而言也是無法等待的,因為官員是有任期的,壹個職務擔任三年就得調動,同時官員也是有致仕年齡的,而高級官員的年齡普遍也偏大,因為要從中低層爬上來,本來就需要很多年的時間。
  兩者結合之下,基本上很多尚書級別的官員幹個三五年還沒有機會成為禦書房值班大臣的話,那麽等待他的就是致仕了!
  不過就算是他們失望也沒有辦法了,如果是巡撫,侍郎乃至尚書這種級別的位置,他們都能夠爭取壹二,因為這些官員雖然也是聖天子獨斷,不過這種級別的位置這麽多,聖天子不可能天天盯著人事檔案看,然後尋找適合的人選的,往往是吏部提出所有符合資格的人,然後呢禦書房那邊也會提出壹些參考意見,李軒往往也是根據這些參考意見去挑選幾個適合的人,最後再從這幾個人裏頭選擇壹個。
  但是禦書房值班大臣的人選,向來都是聖天子獨斷的,聖天子喜歡用誰就用誰,哪怕是禦書房裏的重臣們也是沒有絲毫的建議權力,誰敢提出,哪怕只是暗示之類的舉動,那都是極大的挑戰皇帝的權威,李軒肯定是要殺雞給猴看的。
  畢竟禦書房值班大臣實在過於重要的,不客氣的說,現在李軒統治大唐帝國,就是通過掌控禦書房來統治的,要不然的話,累死他也是無法管理眾多機構的。
  妳得知道,大唐裏,很多機構都是直屬皇帝管理的。
  軍事方面,有陸軍樞密院下屬各部、海軍統帥部下屬各部、聯合作戰部、近衛軍各司。
  光光是各類直接對皇帝負責的軍事機構,就足足有將近二十個機構呢。
  而文政上,則是有各部,然後還有獨立的各司,局等機構,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有二十多個。
  再過來還有翰林院各處、科,其中比較重要的有秘書處,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翰林院皇室資產科、翰林院人事科、翰林院軍務科等等。
  此外還有壹個督察院,大法院,宗務府,皇家理工學院等等獨立機構。
  全部加起來,足足有六十多個直接向李軒負責的機構。
  這麽多機構,李軒怎麽可能全部親自管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但是李軒又是不願意設立總理、丞相、陸軍司令、海軍司令等職務以及相關的機構,他可不願意玩復古,沒事給自己找壹個丞相、總理什麽的,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甚至造成皇權旁落嘛。
  所以他堅持親自管理上述諸多機構,然而他壹個人也是管理不過來。
  所以這才是有了禦書房制度。
  禦書房裏的值班大臣,每壹個值班大臣都是協助李軒處理壹個方面或者多個方面的事務,同時李軒又是極大的限制了禦書房大臣的權限。
  這才能夠讓李軒親自掌控眾多機構,並且樹立起絕對的皇權權威。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非常類似於後世的內閣制度了,那些值班大臣就是內閣大臣,而李軒自己嘛,說是皇帝,但更像是內閣總理之類的角色。
  這種制度下,值班大臣的人選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如果有人想要插手禦書房的人事權力,是會被李軒抄家滅族的。
  聖天子傾向於在戴玉剛和周毅然兩人之間選出來壹個值班大臣,其他人雖然也會有意見,但是絕對是不敢表達出來的。
  當然了,也不缺乏壹些投機分子,眼看著這兩個人就要壹步登天上位了,趁著還沒有最終確定下來,連忙找上兩個人拉攏關系。
  為什麽在還沒有最終確定下來之前就上趕著燒香了?
  還用得著問為什麽?
  人家要的就沒有確定之前,如果都確定下來了,妳再跑過去拉攏關系有用?說不準連面都見不著呢。
  再者,哪怕是擺錯了碼頭,燒錯了香也不要緊。
  這段時間想要競爭值班大臣寶座的重臣多了去,聖天子偏偏只見了戴玉剛和周毅然,說明這兩個人在聖天子眼裏都是屬於候選人了,都是簡在帝心的那種。
  所以,就算沒有進入禦書房,落選者也不會倒黴,再不濟也能穩住現在的位置啊。
  畢竟這和尋常的官場鬥爭不壹樣,尋常的官場鬥爭,失敗者壹般都會倒黴,被貶值甚至被迫致仕的也不在少數。
  但是這壹次,那可是聖天子親自挑人,和尋常的官場鬥爭有著極大的不同。
  李軒先後召見戴玉剛和周毅然的時候,也是沒有想到,這才兩三天時間,就是傳得滿城風雨了,因為他在後宮都是聽到了風聲。
  當然了,李軒的後宮是沒人敢參與政治的,哪怕是皇後董蕓蕓,這二十多年來,也是從來沒有參與過政治,人家現在在後宮裏當皇宮爽得很。
  她唯壹的兒子,也是大唐帝國唯壹的嫡皇子已經是被正式立為太子,而且這幾年太子的東宮之位越來越穩固,並且陸續開始參政了。
  兒子位置穩固,她也就是把全部心都是用來當女主人上面來了。
  手底下管著壹大票的嬪妃,這些嬪妃裏頭不乏有壹些是受李軒寵愛的,但是在她面前,依舊跟個小綿羊壹樣,跟個丫鬟似的伺候著她。
  那感覺,別提有多爽了!
  然而即便是這樣的董蕓蕓,她也是從來不參與朝廷政治,其他嬪妃就更沒這個膽子了,敢參與政治的,基本都是被杖斃了!
  不過這後宮裏還是有例外的,這個例外就是李軒他媽!
  白太後!
  沒辦法,白太後參政那是有傳統的,黃竹山時代人家就通過國舅白雲奇和柳八茍等人鬥得不亦樂乎,壹度掌管了大唐帝國的所有金錢收支。
  那年頭,連買個鹽都得經過白太後的準許!
  後來統壹戰爭期間,李軒經常在外頭帶領大軍打仗,這坐鎮後方,支持大局的人是誰?
  自然就是白太後了。
  統壹戰爭期間,很多時候都是白太後在後方坐鎮中樞,防著有什麽臣子有不軌之心,想要奪她老李家的家業,推翻她兒子的統治。
  不過自從北伐戰爭結束,李軒回朝後,白太後也是逐步退出了前臺,等到統壹戰爭結束後,她老人家基本就不怎麽參與政事了。
  當然了,偶爾還是會說了兩句。
  這壹次也是,白太後見到李軒的時候,就是隨口問了兩句戴玉剛和周毅然的事,不過她老人家也是聰明人,自然不會摻和到裏面,而是提醒李軒,這事啊,別拖太久,拖久了影響不好。
  白太後的擔心並不無道理,這壹次的風波,自從馬維病種開始,到現在已經是差不多半個月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還沒有選出來壹個值班大臣,這自然也就讓外頭鬧騰的厲害。
  假如李軒在馬維剛病亡的時候,立即就是提拔某人接替馬維進入禦書房,那麽可不會發生什麽風波。
  這些年,李軒換的禦書房值班大臣也不少,但是鬧的這麽大的,這還是頭壹次。
  被白太後提醒了後,李軒也是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須速戰速決,免的發生什麽變故。
  次日,李軒就是在小朝會上正式下旨,調廣東巡撫周毅然回京,任禮部尚書,同時招周毅然入禦書房值班!
  聖旨壹下,那麽就是最終確定了下來,周毅然對此自然是興高采烈的,但是壹旁的戴玉剛卻是如同泄氣的皮球壹樣,眼神都是沒啥色彩的。
  盡管周毅然被任命的同樣也是尚書,他戴玉剛本來就是外務部尚書,兩者的品級都壹樣。
  但是實際上區別可大了去,這倒不是說那個部權重壹些,那個部門權少壹些,真正重要的是後面的那壹句招周毅然入禦書房值班。
  他們爭的可不是什麽尚書職務,而是禦書房值班大臣!
  這禦書房值班大臣的位置,就九個,而李軒也是不打算繼續再加人,這周毅然當了,他戴玉剛自然就沒有機會了。
  然而李軒也是看重戴玉剛,這值班大臣的名頭雖然不能給,但是壹個行走大臣卻還是可以的,所以,隨後他又下旨準許戴玉剛在禦書房行走。
  不過即便如此,戴玉剛也是難以掩飾臉上的沮喪,這值班大臣和行走大臣,雖然都是在禦書房,但是差距可大了去。
  把這事定下來後,也是宣告著因為馬維病亡而引起的禦書房候選人風波,總算是初步停了下來!
  但是這事的後續影響卻是依舊,因為周毅然被調回京畿,這廣東巡撫的位置可就空出來了,而這個位置自然也是被很多人給盯上了。
  這真是壹波未平壹波又起!
  經過壹番禦書房的壹群值班大臣們的友好而激烈的爭論後,他們提交了壹份二十多人的候選人名單給李軒。
  李軒從這份名單裏選了壹個人,同時也是在翰林院人事科遞交的另外壹份候選人名單裏圈定了壹個人選。
  這兩個被列為最終候選人的人,其中之壹就是陳立夫!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