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最後壹件事
帝國吃相 by 牧塵客
2019-5-18 16:46
……
冬去春來,轉眼已是壹月。
河水解凍,萬物復蘇,草色新綠,楊柳萌芽。
忽如壹夜之間,山川大地便已經是滿眼春色,山嶺田野之中,杏花梨花已經競相開放,在略帶料峭的春風之中吐瑞爭艷。
在炕上貓了壹冬的人們也脫去了厚厚的冬裝,開始春耕播種,而度過壹冬的冬麥已經壹尺多高,壹行行整齊的在春風之中隨風起伏,綠意盎然。
小清河兩岸麥苗青蔥翠綠,田地之間還有無數鄉民正在驅趕著牛馬春播粟菽。
“裏典大人,看來今年定然是壹個豐收之年!”
“是啊是啊,裏典的這個屯肥深耕耬播的精種之法實在是太奏效了,老朽活了壹輩子,從來就沒有長勢這麽好的麥苗!”
“如果風調雨順,這畝產五石小麥是絲毫沒有問題!”
站在清河鎮的二十畝試驗田邊,看著條播整齊枝葉健壯的麥苗,劉坡、牛全、三老等壹大群人圍在陳旭身邊,壹個個都臉色欣喜的大聲贊嘆。
“希望吧!”陳旭暗自在心裏嘆了壹口氣。
清河鎮在他的強勢領導下,十壹個村子都配置了大量的農具和犁耙耬車,因此去年的冬播效果很高,幾乎有壹大半的農田都采用了積肥深耕的種植方式,因此麥苗長勢喜人,但從前幾日去縣城拜見江北亭的時候,得到的情形卻並不容樂觀,整個雉縣可能按照這種種植方法的占三分之壹都不到,就連雉縣城外附近的大量農田,還是采用的原始刀耕火種的方式,麥苗長的稀稀拉拉,看起來還沒野草茂盛。
“劉全,妳們幾個最近要去各個村子督促春播,不要偷懶!”
“裏典放心,我們每隔兩日必定下去巡查壹番,各村都在嚴格執行,絕不敢有人偷懶!”三個亭長都趕緊拱手。
“劉二娃,妳要加快獨輪車的制做,不需要精致好看,只需要結實就行!”
“裏典放心,我們已經備足了木頭,眼下每天可以制作五輛獨輪車!”過了壹冬,仿佛又老了壹大截的木匠劉二娃趕緊說。
“麻桿要加緊打造獨輪車的車軸,還有鐵鋤鐵鍬,牛三要加快編制竹筐和藤筐!”
“大人放心,我們每天都在加工,絕對不會耽誤修建河提的事情!”鐵劍麻桿和篾匠牛三都壹起行禮說。
“很好,本來修建河提的事情去年入冬之前就要動工的,不過要修建火炕就拖了下來,但為了保證小清河兩岸的近兩萬畝農田能夠獲得豐收,這河提必須的在雨季來臨之前修好。”
“裏典放心,這件事我們早已在鎮上挨家挨戶的通知過,所有人都非常踴躍和欣喜,只等大人壹聲令下,絕對沒有任何人會偷懶!”遊繳劉坡臉色嚴肅的抱拳大聲說。
“那就通知下去,三天之後正式開始吧,按戶登記,各家各戶必須至少出壹個健壯的勞力,男丁壹日我補貼五錢,健婦補貼三錢,同時通傳下去,下面的鄉村如果有人自願來參加修建河提,補貼壹樣,而且每日還多補貼壹斤粗糧!”
“裏典不可,補糧可以,但還發錢就太過了!”壹大群人都趕緊說。
“此事我自有主張,去年酒坊的醋酒糖,陶器坊的瓷器,還有鎮上的織娘幫忙紡織羊毛制作的毛衣圍巾,在宛城售賣了不少,這些錢我留著也沒用,發下去大家也能補貼家用,修完之後家家戶戶都能弄百十來錢,也算是我臨走之前為大家做的最後壹件事情,也當是表達我對清河鎮的父老鄉親感激和幫助之情。”陳旭擺擺手說。
“大……大人……您……您剛才說什麽?”壹大群人楞了半天之後,遊繳劉坡結結巴巴的問。
“前幾日我去縣城,縣令大人已經正式通知我,三月我就會去宛城郡守府任府吏,因此這修建河堤也可能是我能夠為清河鎮做的最後壹件事了,希望諸位通力合作,秉力而為,將我清河鎮打造成為壹個安穩富裕之地,這小清河兩岸皆是膏腴之土,只要沒有水患,以後定然年年豐收,而且又是臨河,修建河堤和水道之後定然排澇和澆灌也便捷無比,大家空閑之余還能開辟更多糧田,把我們清河鎮打造成為壹個糧倉,以後每年都有吃不完的糧食,再也不用擔心青黃不接的時候餓肚子了!”陳旭笑著說。
清河鎮壹群有頭有臉的人瞬間都呆滯了。
“大人……您……您不能走啊,您走了我們怎麽辦?”劉坡神情壹下變得焦急無比。
“是啊,裏典大人,您就是我們的主心骨,您走了……這清河鎮就……就再也好不起來了!”劉二娃緊緊抓住陳旭的胳膊,老眼中有濁淚翻滾。
“大人,您走了小學……小學怎麽辦?”牛全也是六神無主的大聲說。
看著壹群人因為激動而有些情緒失控的樣子,陳旭心裏也頗為感慨,趕緊安慰說:“我不會馬上走,還有月余時間,這段時間我會盡量把鎮上的事情安排好,以後大家就按照我的安排好好做,而且我已經和縣令大人說好了,以後的夏糧秋糧稅都按照我去年說的收取,絕對不會多收,鎮上的裏典也會由我推薦壹個,到時候就會下發任命書,所以這段時間大家幹活兒的同時,也互相商量壹下,看看哪個適合當裏典,能夠帶領大家繼續把清河鎮建設的更加美好!”
“大人……您可不可以不走,我們清河鎮數千人就只服您壹個,換誰都不能服眾啊!”劉坡激動的說。
“劉坡,裏典大人前途無量,怎麽能夠壹直呆在我們這窮鄉僻壤當壹輩子裏典!”陳老頭兒發話了,壹群人也都慢慢醒悟過來,不過壹個個都眼巴巴的看著陳旭。
“裏典,既然縣令大人讓您推薦,我們也就不選了,您看哪個合適當裏典,以後我們都聽他的!”三老中的另壹個老頭兒直接說。
陳旭在身邊看了壹圈,最後把眼神落在和虞無涯壹起站在人群後面的牛大石身上,微微猶豫了壹下說:“大家覺得大石如何?”
所有人都壹起轉頭看著牛大石。
牛大石如同觸電壹樣渾身壹抖,毛骨悚然的回頭,看著所有人直勾勾的眼神結結巴巴的說:“大家……大家看我幹甚?”
“大石,我推薦妳當我們清河鎮的裏典,妳有沒有意見?”陳旭笑著說。
“甚子?”牛大石壹個哆嗦,手裏拿的棒棒糖啪嗒壹聲掉到地上。
“大石,妳以後就是我們清河鎮的裏典了,我們所有人都聽妳的安排!”劉坡對著牛大石拱手說。
“大家覺得大石如何?如果不滿意我再推選壹個!”陳旭大聲說。
“勿用再選了,就大石吧,他與裏典自小壹起長大,而且鎮上的所有事情都了若指掌,由他當裏典我們最放心!”陳老頭兒發話,所有人都壹起點頭。
“那就好,此事就如此定下來,我走之後牛大石就是妳們的裏典,還請大家好好協助!”陳旭松了壹口氣。
對於讓牛大石當裏典,陳旭也是思考猶豫了好幾天。
牛大石踏實肯幹,吃得苦,典型的農家孩子,但卻有些腦癌,安排他做事壹般都沒問題,但讓他動腦筋就有些過分了。
但清河鎮如今的狀況已經不需要動腦筋了,各個工坊都已經基本上籌建好了,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繼續下去,清河鎮的壹切都會有條不紊的慢慢展開,而眼下只要陳旭組織鄉民把小清河兩岸的河堤修好,解決了水患問題,清河鎮便壹勞永逸的成為了壹個絕對安寧富足的小鎮。
因此裏典也不需要多聰明,主要是能夠把陳旭所有的工作能夠延續下去,由此看來,牛大石反而是壹個最好的人選,對於陳旭所說的壹切,牛大石絕對會壹絲不茍的完成,而牛大石與陳旭的關系鎮上的人也都認同。
“旭哥兒,裏典我……我恐怕當不好,要不妳還是帶我去宛城吧,或者我回小河村也好!”等所有人都散去之後,牛大石萬分緊張的說。
“宛城恐怕我呆不了多久,因此妳跟著去沒有什麽意義,我讓妳當裏典是因為我需要壹條退路,讓我以後在迫不得已的時候還能有壹個落腳的地方!”陳旭看著小清河兩岸匆匆翠綠的麥田,悠悠的吐了壹口氣說。
“旭哥兒,妳說的甚子意思?我怎麽……怎麽聽不懂?”牛大石眼巴巴的看著陳旭忐忑的說。
“以後說不定哪壹天妳就懂了,其實這裏典很好當,妳看我當了半年不都好好的嗎,還有遊繳、三老和三個亭長以及牛全他們都會幫助妳,以後唯壹要做好的就是督促幾個亭長按時下去檢查各村,處理好稅糧和徭役,這些妳都見我做過,很簡單……”
陳旭仔細把自己當裏典的壹些心得都仔細說給牛大石聽,並且反復叮囑了稅糧和徭役的事情,因為其實在這個時代當官,這兩件事做好就萬事大吉,大秦的層層命令基本上都是圍繞這兩件事在展開,其他的都可以不用考慮,愛做不做,做的好沒獎勵,做的不好也沒人管,象陳旭這種使勁兒在轄區折騰的官吏,整個大秦除開秦始皇之外找不出來第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