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皇崛起

太上老牛

歷史軍事

時間已經進入了1501年的3月份,馬林的1萬大軍的新兵,已經在條頓國東部偏僻的鄉下地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07章 借炮

歐皇崛起 by 太上老牛

2019-9-11 20:21

1515年是壹個不尋常的年份,原本歷史上,這壹年路易十二駕崩,同時,法國人和瑞士翻臉,並雇傭德意誌雇傭兵,聯合意大利人,打敗了不可壹世的瑞士長矛兵,逼得瑞士同盟宣布永久中立。
那壹場改變了歷史的馬裏尼亞諾戰役,宣布了瑞士長矛陣的沒落,也象征著法國炮兵的崛起。瑞士人壹戰損失11000人,並從此退出歐洲主流戰場舞臺,淪為配角。
當然,那場戰爭,法國人面對的並不是整個瑞士的軍隊主力,而只是瑞士東部聯軍。以伯爾尼州為首的瑞士西部州,因為親近法國,被法國用70萬金幣收買,共12000瑞士雇傭兵撤出戰場,只留下2萬東部瑞士雇傭兵和法軍對決,並壹戰被打垮,丟掉了瑞士雇傭兵的赫赫威名。
不過,因為馬林的穿越,這場戰爭是註定不可能發生的了。因為,法國和瑞士並未翻臉。在馬林的幹預下,哈布斯堡家族這個弱雞,居然占據了瑞士的半壁江山。如此壹來,瑞士人沒法像原本歷史上那樣傲氣,也不敢和法國翻臉。甚至,不得不依賴法國的力量來謀求驅逐哈布斯堡家族在瑞士的軍隊。
自從1萬瑞士雇傭兵回歸瑞士戰場後,瑞士戰場實力對比發生了變化。哈布斯堡家族軍隊雖然更多,但野戰真不是瑞士的對手。即使是弗倫茨貝格這樣的名將,因為手下將士戰鬥力太弱,也是無法和瑞士抵抗軍抗衡的。
弗倫茨貝格親自訓練的本部的1.5萬人馬,全盤采用北海國訓練方式,戰鬥力自然不在瑞士雇傭兵之下。可是,另外壹半多的兵馬,都是收攏和雇傭來的普通德意誌雇傭兵,戰鬥力和戰鬥意誌都不是很強,難以和瑞士人抗衡。所以,盡管兵馬更多,哈布斯堡家族軍隊卻不得不落入下風,被迫采取守勢。
好在,馬林對哈布斯堡家族還算照顧,提供了大批水泥,在瑞士山間的各條要道上,修建了幾十個水泥堡壘,易守難攻。此外,守軍還配備了不少火繩槍,讓堡壘防守能力更是大增。
這下,瑞士人的弱點就暴露出來了——瑞士雇傭兵主要使用長矛,在野外拼殺中固然強大,可攻堅能力就很差了。
馬林幫助哈布斯堡家族修建的幾十個水泥堡壘,扼守瑞士山區的東西要道,易守難攻。所以,就算瑞士抵抗軍指揮官齊格能力很強,也對此無可奈何。沒辦法啊,誰叫瑞士到處是山地啊?隨便找幾個山谷要道的關隘,修建壹個比鬼子炮樓規模大點的水泥堡壘,就能抵擋千軍萬馬,讓野戰兇猛的瑞士長矛手無可奈何。
事實上,之前瑞士雇傭兵慘敗的那場“呂貝克戰役”,已經暴露出瑞士雇傭兵的弱點了——怕火器。
可瑞士人依然沒有註意,而且,那場戰役,馬林用了太多手段,讓瑞士雇傭兵輸得有些迷迷糊糊的,反倒是沒註意火器對瑞士長矛手的克制。
瑞士雇傭兵畢竟只是壹群山民,大字不識幾個,壓根不懂得啥叫“兵種克制”。就像瑞士長矛手,就是靠著長矛兵克制板甲騎士的優勢,擊敗並殺死了以板甲騎士為主力的勃艮第公爵“大膽的查理”,這才名揚歐洲。
從此之後,瑞士人開始無比自信,自信他們的長矛手可以解決壹切對手。卻不知道,火槍和火炮才是瑞士長矛兵的天敵……
歷史上,瑞士雇傭兵遭遇過兩大挫折——壹個就是原本發生在1515年的馬裏尼亞諾戰役了,那場戰役,法國炮兵用70門火炮的集群射擊,擊潰了瑞士人的長矛沖鋒。
而另壹場讓瑞士人徹底退出歷史舞臺的,就是原本歷史上號稱“德意誌雇傭兵之父”的弗倫茨貝格帶著德意誌雇傭兵,在比科卡戰役中,用密集的火繩槍,擊退了瑞士長矛手的沖鋒,並贏得了最終的勝利。隨後,在1525年的帕維亞戰役中,大量使用火槍的德意誌雇傭兵,直接打敗了法軍和瑞士雇傭兵西部州雇傭兵(東部瑞士雇傭兵已經在馬裏尼亞諾戰役中北打殘了),甚至俘虜了法國國王弗朗索瓦壹世。
帕維亞戰役過後,瑞士雇傭兵徹底退出了雇傭兵舞臺。因為,德意誌雇傭兵取代了他們。德意誌雇傭兵表現出了更強的戰鬥力,而且傭金更加便宜(其實是瑞士人傭金要得太高了),自然就取代了瑞士雇傭兵的地位,搶了他們的生意……
……
但現在,換了個時空,瑞士雇傭兵還沒有退出歷史舞臺。因為,他們還沒有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即使是呂貝克戰役瑞士人戰敗,馬林也沒殺幾個瑞士雇傭兵。所以,瑞士人的根本還在。加上馬林擅長喜歡陰謀詭計,導致瑞士人壹直認為他們是輸在了陰謀詭計下,而不是戰術戰法落後。
比如現在,齊格帶著兩萬多瑞士長矛手,就成天想著如何進攻守在堡壘裏的3萬多哈布斯堡家族軍隊……
奇怪吧?2萬7千瑞士長矛兵,竟然想著如何攻破3.5萬哈布斯堡家族軍隊守衛的要塞。顯然,瑞士人的自信心不是壹般強。
但不論他們在野外多麽兇猛,面對水泥堡壘,瑞士人也壹籌莫展。然後,他們想到了法國的火炮……
原本,法國國王路易十二是打算在秋收後出動大軍幫瑞士擊敗並驅逐哈布斯堡家族在瑞士的軍隊的。
可惜,因為法國東部和東北部遭受了秋收雨災,缺乏軍糧。於是,法國人幫助瑞士人進攻哈布斯堡家族軍隊的計劃就擱淺了。路易十二只能無奈表示——明年再說。
而且,路易十二也發現了,似乎那個被迫接受自己雇傭的德意誌雇傭兵將領古登道夫,並不怎麽聽自己指揮。比如,路易十二讓古登道夫率領大軍強攻米施泰爾山谷,並趁勢攻入瑞士格勞賓登地區,從背後攻擊弗倫茨貝格的大軍……
結果,古登道夫的軍隊出工不出力,看似在強攻,可攻了幾個月損失的兵馬才幾百人(實際那損失的幾百人都是古登道夫故意隱藏起來了),明顯實在做樣子啊……
不只是路易十二看出了這壹點,連齊格也看了出來。這也讓齊格意識到——今年法國人是指望不上了,必須得靠自己。
而瑞士人又不願意等到年底,誰知道年底會出啥事?畢竟,法軍和西班牙軍隊正在那不勒斯對峙呢,未必有空支援瑞士。
所以,齊格最後做出了壹個決定——向法國人借炮,以求用火炮,轟掉那幾十個重要道路上橫著的堡壘,為瑞士軍隊向東進軍掃清障礙。
齊格跟著法國人打過不少仗,知道火炮的厲害。如果多調集壹些火炮,應該是能夠攻破那些山路上的小型要塞的。到時候,進軍東邊的道路被打通,齊格就可以帶著兵馬繞到敵軍身後,切斷他們的補給線了。
至於敵人會出城阻撓?瑞士雇傭兵啥時候怕過野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